孩子的換牙期是一個美好而重要的成長里程碑,代表著孩子正在慢慢長大,並擁有更強壯的恆牙。許多家長可能會有各種疑問:擔心換牙過程是否順利、是否影響恆牙的健康,甚至對乳牙脫落的時間點感到困惑。別擔心,這篇文章將陪您一起了解換牙的每一步,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段成長旅程 !
孩子幾歲開始換牙?
通常孩子的換牙期介於 6 至 12 歲 之間,這段時間也被稱為換牙期。每個孩子的發育程度皆有所不同,有的孩子可能會稍微早一些或晚一些開始換牙,這都是正常的現象。爸爸媽媽需要做的就是耐心陪伴,觀察孩子的換牙狀況,適時給予鼓勵和關懷,不需要太過緊張喔!
常見的換牙時間與順序
- 6-7 歲:第一大臼齒萌發,下門牙開始脫落
- 7-8 歲:上門牙、下排側門牙開始更換
- 8-9 歲:上排側門牙開始更換
- 9-10 歲:下排犬齒開始脫落
- 10-12 歲:第一小臼齒更換
- 11-12 歲:上排犬齒和第二小臼齒更換
- 12-13 歲:第二大臼齒長出
- 16 歲以後:第三大臼齒(智齒)長出
💡小提醒:上述時間僅供參考,每個孩子的情況都會有所差異,並不一定會在固定時間內進行換牙,但如果孩子到了 8 歲還沒有開始換牙,或是 12 歲後仍有乳牙未脫落,建議諮詢牙醫師,確保換牙順利進行。
乳牙搖晃怎麼辦?拔還是不拔?
許多家長看到孩子乳牙鬆動,會擔心是否需要立即將其拔掉。其實,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建議乳牙以自然脫落優先,因為這代表恆牙已準備好取而代之,這是一個自然且健康的過程。
什麼時候需要就醫處理?
- 乳牙已經鬆動,但數月後仍未脫落。
- 孩子因乳牙鬆動感到疼痛,影響進食與日常生活。
- 乳牙未脫落,但恆牙已經開始長出,導致牙齒擁擠或錯位。
⚠️ 以上狀況皆建議給牙醫師進行評估,千萬不要自己把乳牙拔掉喔!如果乳牙過早脫落,恆牙還沒準備好長出來,可能會讓周圍的牙齒往缺牙處生長,造成恆牙生長空間不足或是長歪,影響牙齒的整齊度!
什麼情況下需要提早拔除乳牙?
雖然自然脫落是最佳選擇,但在以下情況下,牙醫師會建議及早拔除乳牙,以確保恆牙健康生長:
- 乳牙嚴重蛀牙:當乳牙蛀牙過於嚴重時,這可能影響孩子的咀嚼功能與恆牙牙胚的健康,這時會建議及早拔除。
- 已阻礙恆牙生長空間:若乳牙未及時脫落,導致恆牙長歪或出現生長空間不足時,建議提早拔除乳牙好給恆牙有充足的生長空間。
- 牙齦出現膿包或感染:若乳牙周圍出現膿包,這可能是細菌感染的跡象,需盡快拔除以避免感染擴散和對恆牙牙胚造成影響。
小朋友睡覺時把乳牙吞下怎麼辦?
有些家長發現孩子的乳牙掉了,但找不到牙齒,這時可能是孩子在睡覺時不小心吞下了。這種情況通常不需要擔心! 乳牙主要由 羥基磷酸鈣 所構成,對人體無害,吞下後會隨著消化系統自然排出體外。
🚨需要擔心的情況:
- 孩子吞下乳牙後感到 喉嚨不適或有異物感,可能卡在食道,應就醫檢查。
- 乳牙掉落時流血較多,應觀察傷口是否持續出血。
換牙期如何保護孩子的口腔健康?兒童口腔護理指南
- 堅持早晚刷牙:使用兒童專用牙膏,每天刷牙 2 次,幫助去除牙菌斑。
- 定期牙科檢查:每半年帶孩子看一次牙醫,確保換牙過程順利。
- 使用含氟牙膏:有助於保護恆牙的琺瑯質,降低蛀牙風險。
- 觀察牙齒排列:若發現牙齒錯位、擁擠,應諮詢牙醫師是否需要矯正治療。
換牙期,溫暖守護孩子的笑容
孩子的換牙期是一個自然的成長階段,也是爸爸媽媽能夠陪伴與關心的美好時刻。小朋友們在這段時間可能會遇到小小的不適與困惑,但只要用愛與耐心陪伴,孩子就能順利迎接強健的恆牙!
比起過度擔憂,不如多與專業牙醫師交流,定期做牙齒檢查。若發現換牙過程中有牙齒排列異常、乳牙未脫落影響恆牙等狀況,也能確保他們擁有健康、美麗的笑容!
如果還有任何換牙相關的疑問,歡迎向專業的牙醫師請教,讓孩子們的換牙旅程更加安心與順利!
李瑄醫師
臺大醫院兒童牙科兼任主治醫師
衛福部定兒童牙科專科醫師
臺大醫院兒童牙科兼任主治醫師
前臺大醫院兒童牙科總醫師
臺灣大學牙醫學士
隱適美Invisalign隱形矯正認證醫師
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會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