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不要吃太甜,容易蛀牙。」
「不要吃太硬,牙齒會受傷。」
「不要喝茶,牙齒會變黃。」
吃東西好像是牙齒的敵人,好像不論吃什麼東西牙齒都會受到傷害,但您知道嗎?除了每天刷牙、定期洗牙之外,飲食習慣竟然也能影響您牙齒的健康。確實有些食物和牙齒天生不合,但其實「吃對食物」不但不會傷牙,反而有助於減少蛀牙!本文將帶你認識幾種防蛀牙食物,吃得聰明,就能讓你的牙齒保健更上一層樓!
蛀牙是怎麼來的?
想要有效預防蛀牙,我們得先了解蛀牙是怎麼形成的。造成蛀牙的主要原因是當食物殘渣留在牙齒表面,口腔中的細菌便會利用其殘渣作為營養來源,在繁殖增長中分解這些食物並產生酸性物質,這些酸長期與牙齒接觸後會慢慢腐蝕牙齒表面的琺瑯質,長期下來就會造成蛀牙,也被稱為「齲齒」。
除此之外,口腔酸鹼值(pH值)與唾液分泌量也是影響蛀牙的重要因素。細菌特別喜歡在pH值低於5.5的酸性環境中繁殖,而我們健康的口水通常pH值維持在7.0以上,具有一定的保護力。當酸鹼值回到中性時,唾液中的礦物質還能讓齒質表面會產生再鈣化的現象,以修復初期的琺瑯質損傷,幫助維持牙齒保健。因此,如果唾液分泌不足、口乾,就容易造成蛀牙率的提高。
因此除了好的口腔衛生維護杜絕細菌滋生以外,某些食物及飲食習慣其實也能幫助中和酸性、抑制細菌、促進唾液分泌,進而達到口腔健康與防蛀牙的效果喔!
牙齒最愛的防蛀食物 Top 5
1. 乳製品
起司、牛奶、無糖優格等乳製品有豐富的鈣質可以強化牙齒,同時,起司還能刺激唾液分泌,是提升口腔健康的好選擇。需注意奶製品的營養成分可以強健牙齒,且相對不易造成蛀牙,但喝完牛奶仍需要刷牙喔!
2. 水
喝水是最健康、簡單、方便的護牙齒方法。適量喝水能讓我們的牙齦保持濕潤、促進唾液分泌。在飲食完後喝一些水,也能順道沖走殘留在口內的食物殘渣,不讓細菌得到養分以損害牙齒,有效預防蛀牙。如果飲食後無法立刻刷牙,喝一杯水來清洗口腔吧!
3. 胡蘿蔔與芹菜
紅蘿蔔富含β-胡蘿蔔素、維生素A、K和膳食纖維,這些營養成分有助於促進唾液分泌,而芹菜的纖維粗的就像掃把。生吃這些高纖維、低糖的蔬菜不僅能清潔牙齒上的食物殘渣,還能在咀嚼時刺激唾液分泌以平衡口腔內的酸鹼值,幫助減少細菌滋生,。
💡如果正在矯正牙齒,或是牙齒較脆弱,建議切小塊再吃喔,以免傷害牙齒,得不償失!
4. 綠茶
綠茶含天然兒茶素具備很抗菌、殺菌效果,有助於抑制口腔中細菌滋生,有效預防口臭與蛀牙。另一方面,綠茶中的「氟」元素,除了能減少蛀牙風險,還能強化琺瑯質對酸性物質的抵抗力,並促進牙齒的再鈣化作用。
💡但需注意,過於頻繁的飲用綠茶,仍有可能造成牙齒染色的風險喔。
5.無糖口香糖
無糖口香糖確實可以抑制細菌生長、降低蛀牙風險。同時,咀嚼口香糖還可以增加唾液分泌,幫助沖刷食物殘渣與細菌、強化牙齒及減低導致蛀牙的口腔酸度。而無糖口香糖內的木糖醇是種代糖,由於代糖無法像一般砂糖般為細菌提供養分,這些細菌的數量便會下降,因此咀嚼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能夠有效地預防蛀牙。
哪些食物應該少吃?
想要透過飲食,讓你的牙齒保健更上一層樓,也要避免某些「傷牙兇手」:
- 含糖零食與飲料(如糖果、含糖飲料):
甜的食物可以說是細菌的最愛。其糖分會被細菌分解,產生酸性物質,進而腐蝕琺瑯質、增加蛀牙風險! - 黏性食物(如牛軋糖、軟糖):
這些黏性的食物,不只糖分高,還容易黏在牙齒上早成難以清潔,是口腔健康的大敵。 - 高酸性飲品(如檸檬水、碳酸飲料):
除了pH值偏低,含檸檬酸等酸性成分飲品長期飲用會讓牙齒表面受到「酸蝕」,加速琺瑯質流失。 - 酒類與咖啡因:
飲酒或喝含咖啡因飲料易造成口乾、降低唾液分泌,提高蛀牙風險。咖啡因飲料還會造成牙齒的染色,過量飲酒則會提高口腔癌及其他牙齦疾病的風險。 - 冰塊:
咬冰塊會磨損琺瑯質,嚴重會導致牙齒損傷,例如牙齒破裂或碎裂,琺瑯質被磨損後也更容易讓牙齒對冷熱的敏感性增加。建議讓冰塊在口內慢慢融化的方式吃冰塊,不要直接用咬的。
偶爾吃一下這些食物沒有關係,但需記得漱口或盡快刷牙,以降低傷害、維持良好的口腔健康!
吃的技巧也很重要
除了吃對食物,「怎麼吃」也會大大影響防蛀牙成效。以下是幾個小技巧:
- 儘量減少食物停留在牙齒上的頻率與時間。除三餐外,一天點心最多 2 次,每次吃飯或點心應在 30 分鐘內結束。(需注意含糖飲料飲用期間,也都算在持續進食喔!)
- 餐後30分鐘內刷牙或漱口,改變口內酸性環境、讓食物儘快離開牙齒表面。
- 增加喝水的量以及頻率,促進口水分泌,增加口水對牙齒的保護功能!
這些細節看似簡單,但對維護口腔健康非常關鍵。
防蛀牙不只是牙刷和牙線的工作,聰明選擇食物,也能讓您的牙齒輕鬆保養。從今天起,不妨將以上這些牙齒喜歡的食物列入日常飲食清單,讓「吃」也成為您守護牙齒的超能力!
吳芮嫻 醫師
臺北醫學大學牙醫學士
前萬芳醫院牙科部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