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釘終於裝上去了,您可能需要幾天時間進行適應。刷牙變得小心翼翼,吃東西也不敢咬太用力,甚至連講話都有點不自在。不過骨釘是幫助拉動牙齒的幫手,讓您的困難矯正更能達成效果。
不過,在裝完骨釘後有一件事您一定要學會,就是——如何照顧骨釘,讓它乖乖輔助您完成矯正、不出狀況。這篇文章會用簡單實用的方式,一步步教您怎麼清潔與避免發炎,讓你的矯正療程走得更穩、更順。
矯正骨釘不清潔會怎樣?發炎、鬆脫、延誤療程都可能發生!
矯正骨釘小小一個,平時刷牙時很容易不小心忽略。由於骨釘是直接固定在牙槽骨中,周圍如果沒有妥善清潔,很容易堆積食物殘渣與牙菌斑,進而引發以下常見問題:
- 骨釘周圍牙齦紅腫、疼痛
- 局部發炎、化膿
- 骨釘鬆動甚至提早脫落
- 矯正進度中斷或需重新植入
這類情況在其實並不罕見,但並不代表這是正常的!多數都可透過良好的清潔習慣有效預防。換句話說,骨釘能否穩定發揮作用,與患者的日常照護密切相關。只要清潔得當,骨釘便能在整個療程中穩定運作,協助您順利完成矯正計畫。
矯正骨釘清潔步驟教學|手術初期與日常照護這樣做
✅ 骨釘周圍怎麼清?使用牙刷+棉花棒的正確方式
- 手術一至兩週內,不要直接以牙刷清潔骨釘區域。使用棉花棒沾取不含酒精的漱口水,以畫圓方式輕拭骨釘與周圍牙齦,進一步抑菌並維持局部衛生。
- 傷口穩定後可使用軟毛牙刷或牙間刷輕柔地清潔骨釘部位。
- 動作不需要大力,以輕壓、畫圈、短距離刷動為原則
- 若您有戴橡皮筋或其他矯正配件,也記得要先拆下後再清潔,清潔後一定要記得戴回去,才能有效幫助您矯正的移動
💡不要害怕刷到骨釘!溫柔的刷,比放著不刷更安全!
✅ 餐後漱口怎麼做?骨釘清潔不只靠牙刷!
- 吃完東西後,若不方便立即刷牙,最基本的照護方式就是盡快漱口。
- 不一定每次都要用漱口水,但清水確實漱兩次以上可以有效清除殘渣
- 若有喝甜飲、奶茶等,也要進行漱口,避免糖分堆積刺激牙齦,以減少黏附與發炎風險。
矯正骨釘常見問題Q&A|出血?紅腫?這樣處理才正確
Q1. 裝骨釘後刷了會流血,是不是刷太大力了?
不是的,輕微出血代表牙齦正在適應清潔,如果你之前沒刷到那區,現在開始清潔反而是好事!只要使用軟毛牙刷、動作輕柔,幾天後就會改善。
Q2. 為什麼我每天刷牙,骨釘還是紅紅的?
可能是清潔還不夠徹底,或者牙間刷尺寸不對、角度沒有刷到位。也有可能是身體局部反應較敏感。只要不持續惡化,先加強清潔觀察2-3天,若仍紅腫或有膿,就必須回診處理。
Q3. 骨釘被牙肉包起來是正常的嗎?該怎麼辦?
矯正治療中如果骨釘被牙肉包起來,並不是完全正常的情況,但在臨床上是偶爾會發生的現象。這種情況稱為軟組織過度生長,原因可能是骨釘周圍清潔不佳,牙肉受到刺激發炎、增生;或是骨釘放在軟組織移動性大的黏膜區域(movable mucosa),容易因為咀嚼、說話等動作而造成骨釘周圍的摩擦與發炎。如果有骨釘被肉包住的情形發生,務必回診找您的矯正醫師評估與處理喔!
骨釘雖小,影響不小
您每天多花幾分鐘清潔骨釘,未來就能少跑幾次診所、少延誤幾週進度,也能減少不適與發炎。把骨釘照顧好,就是在幫你的笑容加分。
記得,您不是一個人在做矯正,有我們的團隊陪著您一起努力,只要每天多一點點用心,就能讓這段矯正旅程更輕鬆、更安心。
許家樺 醫師
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專科醫師
衛福部部定齒顎矯正專科醫師
隱適美Invisalign®隱形矯正認證醫師
臺大醫院齒顎矯正專科訓練
臺灣大學齒顎矯正碩士
臺灣大學牙醫學士